分、時、天
今天在研討會中聽到一個不錯的比喻。軟體工程度量在國內一直很難推動,這或許與國內對於工程量化的觀念比較不足有關係。這一點可以日常生活中的用語窺得一二, 西方人說『wait a minute』,以『分』為單位 台灣人稱火車慢了為『慢點』,以『小時』為單位 印度人則說『等天』,以『天』為單位 這讓我想起PSP (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)方法要求以 分 為單位來記錄工時,但對於我們的工程師的確是很大的壓力。以我們逢甲資訊處為例,工時的紀錄幾乎都是以小時為單位。這之間的關聯是否為巧合?有趣。